孩子学习问题竟与感统有关?找准问题,逐个击破


作者 / 李芳
编辑 / 教研院
上周,感觉统合治疗师-李芳老师进行了为期1小时多的直播,直播主要围绕「孩子学习不好与感统的关系」为主题进行。
直播中李芳老师针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举例,引导大家迅速掌握针对不同学习问题类型进行不同改善的策略。
下面为大家大概总结了一下昨晚的直播重点的文字稿,搭配直播更加哦。
PART.01 专注力问题——
✎ 环境嘈杂、人多时,会出现感觉防御行为
➤原因:听觉/触觉防御
教室里活动最少的地方
➤策略:
● 提供一个安静空间
● 引导全班尊重个人空间
● 戴安全帽
✎ 儿童当刺激过多或疲倦时会闲逛或分心
➤可能原因:感觉防御问题
➤ 具体的策略有:
● 可以将孩子的桌子放在教室里噪音较少的地方
● 帮助孩子组织他的桌面,这样他就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找东西上
● 减低亮光,吵闹声,提供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孩子能重组心思
✎ 儿童没精打采的坐在座位上或依靠着座位
➤原因:因前庭-本体感觉处理能力较差导致姿势控制能力较弱,这个问题通常伴随跨越中线困难,孩子常常坐在椅子边缘而有跌落的危险,尤其是他对垂直觉不佳时。
➤策略:
● 在某些活动时让孩子或者班级躺或坐在地上
● 倾斜桌面
● 坐独脚椅上
● 确定孩子双脚平贴地面
●提供很多机会让孩子可以站起来走动
●让孩子帮忙做一些教室里的工作,例如一些可以透过动作的阻力提供本体觉(如擦黑板、板书等)
● 提供能够满足感觉寻求的设备
PART.02 写字问题——
✎ 握笔太用力/写字太轻,字迹难以辨认
➤原因:本体觉的调节能力不佳导致
➤策略:
复写纸(写字过轻时使用)
笔上裹黏土(写字过重时使用)
✎ 写字碰格、写字镜像
➤原因:视觉空间、动作计划
➤ 策略
利于发展空间关系的方法:
● 使用绘图纸做数学题,以帮助数字的排列
● 在纸上做记号,提示儿童要从哪里开始写以及在哪里结束
● 在桌上放一个倾斜板促进垂直面的定向,可能减少方向混淆
● 口语提示配合方向提示可减少字母倒反
● 教儿童用手指作为字与字的间隔
✎ 构字或构图困难
➤原因:形状空间障碍
➤策略:
在塑胶玻璃上写字,大人在玻璃的背面写字,让孩子在另一面描绘,等孩子完成后再将大人写的擦掉,只留下孩子的笔记。
✎ 跳字、丢字和漏字
➤原因:眼球控制障碍
● 由左至右搜寻
● 阅读时用手指一行一行指着
● 写工作单时用尺子帮忙写在适当的位置
● 常常闭眼休息以防止眼睛疲劳
● 有组织地扫视环境以收集讯息
让孩子从桌面上的书或纸上抄写
PART.03 精细动作——
✎ 不会使用剪刀
➤可能的原因:有精细动作协调较差,可能源于触觉或本体觉区辨能力较弱;还可能是因为儿童的双侧整合能力较差。
➤策略:使用其他形式的剪刀或者让儿童剪较硬的纸,较硬的纸提供较多阻力而较好剪。
如果是双侧整合能力较差,可以让孩子把纸放在桌面上,就像最后一幅图片中展示的那样,大大减低两侧整合的需求。
使用其他形式的剪刀
剪硬纸板
把纸放到桌上减低对双侧整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