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 | 星宝「问题行为」怎么办,活用ABA有效改善!


作者 / 杨春红
编辑 / 教研院
4月13日晚,BCBA杨春红老师进行了为期1小时20多分钟的直播,直播主要围绕「ABA如何改善孩子问题行为」为主题进行。
直播中杨春红老师针对“问题行为”进行了大量举例,引导大家迅速掌握针对不同问题行为类型进行不同改善的策略。
下面为大家大概总结了一下昨晚的直播重点的文字稿,搭配直播更加哦。
▼
提问者:“ABA”能把孩子练成刻板机器人吗?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刻板行为:“刻板行为是指,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行为。”
而误会ABA会把孩子练成刻板机器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在干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重复性训练,尤其是采用DTT教学时,需要反复的训练,直到达成项目目标。孩子在某个特定的刺激下能够产生某些行为反应。这不是刻板性行为, 而是孩子技能不足的表现。
虽然DTT的学习是重复的、相对固定的、但却是有意义有功能的。
而ABA中的一些策略是会帮助孩子克服刻板行为,例如:多重范例教学、RFT关系框架教学和矩阵训练。同样我们也会强化孩子做出新奇的行为。
所以,“ABA”不会把孩子练成刻板机器人。
▼
提问者:“ABA”是万能的吗?
ABA不是万能的。不能治疗癌症、不能治愈孤独症、不能管饱。
全盘否定和万能化ABA都是不可取的,要正确地看待ABA,不要走两个极端。
▼
提问者:“ABA”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是你能察觉的ABA?
ABA的专业定义: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是一门改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行为的科学。通过研究环境与行为的关系来制定相关策略。
ABA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
❶ 掌握生活生存技能;
❷ 建立人际关系;
❸ 在工作中制定可观察可测量的目标、工作流程视觉化等等。
▼
提问者:ABA是如何改善孩子不好行为的?
大部分问题行为的产生的核心原因是:技能不足
问题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所有问题行为都离不开四种功能,他们分别是:
❶ 获取实物【tangible】
指行为的发生是依靠获取玩具、食物等作为强化物的。
❷ 获取关注【attention】
行为的功能如果是关注指行为继续发生因为可以帮助个人得到别人的关注。
❸ 逃避【escape】
有些行为的发生是因为逃避有的厌恶刺激或者避免将要发生的厌恶刺激。
❹ 自动强化【automatic reinforcement】
自动强化不需要出个人以外的他人给予的结果。
01获取实物【tangible】
行为的发生是依靠获取玩具、食物等作为强化物的。
前事: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提要求被拒绝
●喜好的活动被终止/中止
结果: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得到了某种实物/活动
02获取关注【attention】
行为的功能如果是关注指行为继续发生因为可以帮助个人得到别人的关注。
前事: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没有人关注或是被忽视
结果: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获得了关注很开心
03逃避【escape】
有些行为的发生是因为逃避有的厌恶刺激或者避免将要发生的厌恶刺激。
前事: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给予不喜欢的任务
●给予困难的任务
●有厌恶的刺激
结果: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可以不用做不喜欢的任务/困难的任务
●任务得到了延迟
04自动强化【automatic reinforcement】
自动强化不需要出个人以外的他人给予的结果。
前事: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一个人玩的时候
●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任何人在场
●任何的活动中或玩玩具
结果:问题行为发生的之前
●得到了感官刺激(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空间和平衡等等)
●生理的不适得到了缓解或替代
干预策略:区别性增强其他行为、区别性增强不相容行为、区别性增强替代性行为、区别性增强低频/高频行为.
区别性增强其他行为:在某个时间段或某个时间点没有出现问题行为就给予增强。
例子:当10分钟没有下座位就可以玩乐高。
存在的问题: 没有教授新的技能,也有可能会强化到其他行为,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单独使用。
区别性增强不相容行为:增强一个不能与问题行为同时发生的行为, 且一旦问题行为发生就不给予增强。
例子: 抖手---->握手
区别性增强替代性行为:增强一个新的恰当的行为以取代问题行为。 该行为不一定和问题行为不兼容。
例子: 孩子想要买小汽车, 然后倒在地上打滚儿
区别性增强低频行为:当行为低于预定的标准时就给予强化.
例子:当每节课下座位的次数低于2次的时就可以下课玩跳床。
区别性增强高频行为:当行为高于预定的标准时就给予强化
例子:当跳绳超过每分钟80次就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