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融入普校,6岁再次被诊断,孩子康复路上我最想分享踩过的坑


先给大家介绍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
小豪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时候,已经3岁了,主要是认知差、无语言。小豪妈妈把他送到机构进行干预,10个月后,孩子的语言逐渐出来了,能够做一些日常的回答,能够提要求,自理能力也还不错。
妈妈觉得孩子语言都出来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觉得孩子可能只是发育迟缓而已,便从机构退了出来,送到了正常幼儿园。平时在家里,也没有再做过多的干预,就当正常孩子养育。
直到小豪6岁的时候,妈妈发现小豪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10以内加减法还是不会;孩子进入大班时候,根本坐不住。再次带孩子去医院时,医生诊断,还是孤独症。
小豪妈妈来到北大医疗脑健康时,我们再次让妈妈回忆,“小豪在幼儿园的社交情况如何”、“老师一般的反馈是什么”时,小豪妈妈回答:“社交一般,注意力比较分散。但之前一直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都这样么?”
其实小豪妈妈的疑惑,也是很多孤独症家长正面对的难题。
我遇见过很多孩子,在机构干预还不错,家长就会立刻把孩子送去普校或幼儿园。可是有一部分孩子从机构毕业之后,过不了多长时间又回来了。对此,家长就会有很多疑虑:
“明明孩子能力不错,为什么一到普校就退步了?”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孩子送入融合环境?”
上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有2个原因:一是孩子进入普校的先备技能不足导致的,而是因为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和离开机构之间,没有过渡衔接。
在详细解读之前,首先自查:普校就读的
1、一对一训练效果不错,孩子可以进普校了
2、孩子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很安静且听话,可以进入普校了
3、我的孩子到年龄了,该进普校了
4、顺利进入普校,终于可以不用干预了
误区澄清1:一对一训练效果好,并不代表可以顺利进入集体
机构的个训课和学校的集体课,是有很
a. 普校集体课人很多、声音嘈杂,对很多听觉敏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忍受的;
b. 讲台的距离很远,孩子不一定能及时接收到老师的提问、跟随老师做任务;
c. 集体课里,老师分配给每位孩子的关注非常有限,很难像个训课一样,在第一时间强化到孩子好的行为;
d. 老师对全班进行提问时,因为没有单独叫咱们孩子的名字,所以孩子可能会走神;
e. 即使孩子的能力相对自己有进步,但在大集体的环境下,很可能得不到关注,便得不到及时的强化;
f. 集体课老师的的提问可能比较难,孩子不一定能听懂,会受挫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可能会恐慌,“那么我的孩子岂不是永远都不能进入集体环境了?差别可太大了!”
其实,以上讲的种种困难,我们都可以在家里及个训课上为孩子创造条件去练习,提早将集体课当中才具备的环境代入到孩子的干预之中。
要想要孩子很好的融入学校,一定要练好这4个技能:
a. 提前训练儿童对于远距离指令的服从
b. 练习儿童可以听从不同人的指令,特别是不同的老师
c. 提前让儿童过渡到机构的小集体中,进行技能练习
d. 在小集体中学习指令的区辨
误区澄清2:孩子安静且听话,不代表能够适应普校教育模式
孩子安静且听话,家长会觉得孩子不会在学校惹事,只要不影响别人就好。实际上,孩子的行为规范是一方面,能否适应普校的学习模式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很多家长其实不清楚孩子的能力是否达到了就读普校的标准,也不甘心孩子一直停留在机构干预。一方面觉得,孩子的程度不太重,不想接受机构训练;另一方面,孩子的能力相对比普通孩子来说太弱了,确实进不去普校。
想自己给孩子的干预又不知道该教什么、从何做起。
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对孩子做全面的评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误区澄清3:孩子的年龄绝不是进入普校的标准
孩子的年龄绝不是判断能否进入普校的最重要标准!
如果孩子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他进入普校,对于孩子也颇为煎熬。比如,孩子很难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时,时间长了孩子的情绪也会出现问题,甚至会通过捣乱等一些出格的行为来获得集体的关注。
误区澄清4:进入普校不代表可以完全告别康复
为什么进入普校、甚至当孩子年龄更大的时候,我们不能完全告别康复?
这是因为孩子在每一个阶段,其实学习的内容都是不太一样的。小时候可能是简单的技能学习,到了青春期可能是社交,再长大些还会涉及到找工作。
其实普通的孩子也是这样,他会在成长的不同年龄段面临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不建议家长在将孩子送到普校和幼儿园之后就很果断地切断了和机构老师的联系。
那么,孩子入读普校前,
我们需要扎实的给孩子练哪些技能?
是否有简单、有效的家庭干预方法?
嗨小保
一款颠覆传统家庭干预的教辅工具
一款真正解决家长痛点的干预神器
一款将晦涩难懂的专业干预知识
小白式教学工具
它以特殊需要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成长发育规律,
以应用行为分析理论(ABA)为基础,
为不同需求和阶段的孩子提供
在线技能评估、干预方案配置、实操视频演示、
一键式数据记录、康复效果分析、
更有专业远程督导等服务,
每一天每一步陪伴孩子成长。
“嗨小保”的6大功能
1. 线上评估,找短板
想要孩子获得好的康复结果,精准了解孩子能力水平、设定个别化干预计划是关键。
嗨小保基于0-7岁普通儿童的能力发展规律,围绕儿童重点技能领域,上线智能评估系统,帮助家长在家也能系统、全面地诊断孩子成长状况,找出技能薄弱项。
2. 根据测评结果,开启个性化训练
评估完成后,嗨小保将智能生成一份以康复目标为导向的个别化家庭干预计划,给家长提供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普适性训练目标、针对儿童能力短板的个性化目标、及家长家庭康复目标等。
彻底解决家长不知道练什么、盲目训练的问题,让家长从启用嗨小保那一刻起,就能获得适合孩子、系统的家庭干预。
3. 分步式视频示范,轻轻松松难居家练
嗨小保以“支架式”教学为根基,即:
将复杂、大量的儿童康复干预知识,按照专业的逻辑、专业的顺序分解至最小单位,再用鲜明扼要的实操视频和智能语音呈现,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分步教学,带领家长由浅入深的完成回合训练,循序渐进。
这一切的准备,只为让家长简简单单就能完成教学。
4. 400+真人实操视频技能包,夯实0-7岁必备技能
嗨小保涵盖400+个技能包、1000+条训练步骤、覆盖9大儿童技能领域,带你逐步打卡发育里程碑。
将技能领域进行梯度分级,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找到适配的训练内容,逐个击破孩子的成长短板,习得生存技能、获得自理能力、实现学前预备。
通过训练后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新的训练计划,并根据每日训练结果,实时更新推送新的训练技能包。
5. 数据记录智能化,孩子成长看得见
只有数据才能反应孩子的真实变化,才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前一步是不是做到位了。
为节省数据记录时长,让数据更准确,嗨小保特研发智能化数据记录系统,让家长告别纸笔、解放双手,借助简单的几个小按钮,就能轻松记录训练数据,省时省力,更科学。
6. 在线预约督导,实现影子化陪伴
嗨小保还上线了“家校一体训练模式”,即:家长在家实施干预训练同时,还能付费预约专业康复师的远程一对一支持,实现机构和家庭康复的无缝衔接。
专业的技术和教研团队
☞ 论技术
中科物栖(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孵化出来的一家高科技企业。物栖团队是芯片、系统领域的顶尖团队,既有享誉世界的学者,也有数十年经验的工程师。
☞ 论专业
北大医疗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儿童康复领域智慧平台,专注儿童康复教育领域多年,拥有儿童成长发育领域的数十名科研人才,掌握着儿童康复教育领域的前沿技术。长期为家庭提供从评估、诊断、到康复干预、融合教育的全面解决方案。
☞ 专业研发团队
适合哪些孩子?
全网最低秒杀价
购买方式
扫码,立刻咨询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