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晓燕教授:孤独症康复要从孩子的长远康复和生活利益需求出发
“星宝蓝书包”作为孤独症领域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公益专项,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发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大医疗脑健康承办,致力于通过公益培养的新模式,提升我国孤独症诊疗的整体水平。截止目前,“星宝蓝书包”已助力全国12,321名医生提升孤独症诊断能力,培养110,289名孤独症康复从业人员。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全国近百位孤独症诊疗专家的倾囊相授。
近日,星宝蓝书包发起“百位专家谈孤独症”专题栏目,走进了江苏、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希望透过专家们的专业智慧与公益发声,传达正确的孤独症诊疗观,让大家能够用多样的视角去看待、接受孤独症。
柯晓燕教授,曾获江苏省“名医民选”百姓信任的医疗专家称号。作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星宝蓝书包孤独症公益项目教研专家,柯晓燕教授专长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病理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卫健委及江苏省多项科研项目,参编多本儿科精神学书籍,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她看来,不管是医疗人员、康复人员或是从业者,都应有一颗初心。“初心”指的是,不管是借用医疗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公益发声,都一定要以孩子的长远康复和生活利益需求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切实的给到孩子帮助。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