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暖暖的时候,他还只有12个月,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个孩子非常瘦,由于早产,体质很弱,爸爸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做运动方面的康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暖暖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互动能力等均没有进展,与同龄孩子相差非常大,爸爸妈妈很着急。
元元,女孩,今年3岁了,到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接受学习与训练。元元周一到周五的上午,上1节个训课和3节集体课。她的C-PEP-3评估结果只有1岁的能力,无语言,精细动作和大运动等方面比较弱。
小呆萌(昵称),男孩,今年3岁半。主要照顾者是妈妈和姥爷。他的头部曾做过手术,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做诊断,诊断是孤独症倾向。小呆萌在我们中心训练1年了,他的教学安置是半日制,主要课型是个训课一节、运动课一节、音乐课一节、认知课或游戏课一节。小呆萌来中心时
2015年12月7日,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走进了我的课堂。见到我时他用清脆的声音介绍了自己:”你好,我叫小真,我今年5岁了,我是个帅气的小王子,很高兴见到你。”但是在他介绍自己的时候,他的眼睛左顾右盼,身体动来动去,仿佛身上有千百只虫子在痒他
当星宝的爸爸妈妈刚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多数反应也许是不相信、怀疑被误诊了、不愿接受……其中的辛酸是道不明的,就像古语有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星宝故事,便是一个美国家庭充满挣扎和痛苦的早期干预之路。
这是我从事特殊教育行业两年后遇到的一个小男孩儿。他叫小宝,是个五岁的孤独症男孩。初见他时,他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深深地吸引着我,白白的皮肤宛如洋娃娃般。听小宝的父母介绍说,小宝能使用3~4个字的句子来表达简单需求,有很强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认识一些汉字。
小玉父母第一次接触孤独症,对于这种病症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得知这种结果后瞬间崩溃。经过几番周折多方打听,2015年6月15日小玉的妈妈领着小玉来到了中心接受康复训练,而我就成为了她一对一个训的老师,这是我特殊教育职业生涯的第一个个训儿童,所以她对我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
小贝贝是2016年3月8日加入中心这个大家庭中的。这个3岁多的小男孩初次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并不感到害怕。他对我的出现毫无反应,对爸爸妈妈的离开也无动于衷,只是低着头,很安静地拨弄着自己手里的小玩具汽车的轮子不哭也不闹。肉嘟嘟的小圆脸,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很是惹人喜欢
开始先准备1张白卡片和1张蛋糕的卡片,在杰杰最饿的时候,要求他拿蛋糕卡片去换老师手中的蛋糕,如果没有反应,辅助老师可以根据情况给予辅助,在辅助下顺利完成后给予杰杰吃蛋糕奖励,后逐渐减少辅助直到2周左右杰杰可独自完成这个交换。随后把道具白卡片换做苹果卡片,训练杰杰辨识苹果和蛋糕卡片的能力,注意点同前,2周后杰杰掌握这种能力后再增加到3张卡片,可辨识后再增加到4张卡片,约50天杰杰具有了对4种卡片中的蛋糕或苹果等常用食品的辨识。
晨晨,男,3岁,可理解和执行日常动词,对介词理解差,主动提问较少,喜欢汽车,并喜欢将东西有规律地摆放。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本着专业,负责人的态度,很贴心的为家长科普一些真实案例的解析,家长们可以根据这些真实的案例在家试试看,不过每个自闭症儿童的情况不太一样,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有效的针对性的训练还是要去专业的孤独症机构进行评估,希望可以帮到您。
冬冬,男,3岁4个月,偶有主动语言,目光对视少,肢体语言少,独自玩耍,有生理需求时以拉家长的手的方式表示,喜欢各种小汽车,长时间地把小汽车在地上或桌子上来回滚动。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认为,教导者可以使用打破常规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打破习惯性的活动程序或日常规律,给孤独症儿童一个变化,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和相应的语言,给孤独症儿童一个创造语言的机会。
400-081-2698
Address: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25号
Tel:400-081-2698
Email:jiangchundi.njk@jtmail.founder.com
在 线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