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热线 HOT LINE 400-081-2698
专业康复,人人可及
小东与龙猫的友谊
来源:北大医疗脑健康官网


小东,男孩儿,4岁半,—直由妈妈照顾。小东来到中心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每天的课程安排是1节个训课、2节集体课。
小东刚刚来到中心的时候,我听他的妈妈说,小东从2岁多开始,就会背诵《三字经》和一些故事情节了,还自学了好多英文单词,并且一遍一遍地指导妈妈正确朗读这些英文单词。他的基本认知和提要求的能力都还不错,视觉配对和模仿能力相对较强,但是等待能力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东守规矩的能力较之前提升了很多,语言构成也比之前丰富了许多,很多需求表达得也非常准确,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髙。
但是,小东最大的缺陷就是社会性差。这也是一直让我头痛的问题。虽然小东跟我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我的眼神关注也比较多,但是小东对同伴完全没有关注,没有同伴对视,更没有同伴模仿。在集体课上表现尤为明显,几乎一节课都是神游的状态。小东的妈妈也一直在向我反映说,小东3岁的时候在幼儿园从来不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是自己摆弄东西,或者自言自语背诵儿歌等。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将小东的兴趣转移到与同伴互动上呢?
2016年3月16日,教室的角落里放了一个龙猫玩偶。小东像往常一样,跟妈妈再见,与我面对面上课。突然,小东的目光投向教室的角落,两眼放光,一言不发。我能看出来小东很想要这个龙猫玩偶,可是他对这个新成员好奇的同时,也有些许害怕,所以他并没有自发地向我提要求说:“我想要龙猫玩偶。”见此情形,我便立即问他:“你想要什么?”小东指着龙猫玩偶,斩钉截铁地告诉我:“黄老师,我想要那个。”为了奖励小东准确无误地提要求,我立马将龙猫玩偶拿给他作为强化。整节课,小东都在关注着龙猫玩偶,在龙猫玩偶的强化下,小东所有的学习项目完成得都很棒!
这时候我便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可以引导小东去和他最喜欢的龙猫玩偶交朋友。

第2天,也就是2016年3月17日,我将龙猫玩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首先,我引导小东正确地跟龙猫玩偶打招呼。我先用龙猫玩偶挡住我的脸,目的是让小东与龙猫玩偶面对面。然后我试着变换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像龙猫玩偶。我说:“小东,你好啊!”随即,我引导小东回应龙猫玩偶:“龙猫玩偶,你好啊!”我立刻强化与龙猫玩偶打招呼的小东。从全语言提示到独立回答,一遍一遍地练习,一遍一遍地强化,小东也在一点一点地进步。到最后,当听到龙猫玩偶说“你好”的时候,小东终于可以独立回应“你好”了!
其次,我运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小东与龙犹玩偶交换更多的信息,如:“我是男孩。”"我今年4岁半了。”“我今天穿蓝色衣服。”“我今天吃了最爱吃的面条。”“今天妈蚂送我来的。”……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小东习得了与龙猫玩偶进行基本对话的技能。
就这样,小东与龙猫玩偶(由我扮演)的友谊开始了,—系列的假扮游戏自然发生着……
情景一:小东开车载着龙猫玩偶去逛动物园。
上车时,司机小东会将自己和龙犹玩偶的安全带系好。路上,司机小东遇到红灯会等—等,前方有车会按喇叭,遇到十字路口会左拐或者右拐。到站时,司机小东会提醒龙猫玩偶,“我们到站啦。”还会帮助龙猫玩偶解开安全带。进入动物园后,小东开始给龙猫玩偶介绍各种小动物:“龙猫,你看,那是熊猫。”“龙犹,你看,那是长顿鹿。”“龙猫,你看,那是猴子。”龙猫玩偶看到这么可爱的动物,不由地发出笑声,“哈哈哈,我好开心啊,谢谢小东带我来逛动物园。”小东也会很礼貌地说一声:“不客气。”
情景二:小东照顾生病的龙猫玩偶。
龙猫玩偶生病了,小东便开始照顾龙猫玩偶,给它打针,给它倒水喝药,给它讲故事,给它铺床,给它盖被子,还给它唱摇篮曲……第二天早晨,小东还会
帮助龙猫玩偶去刷牙洗脸。
可是,在泛化的时候我发现,小东只喜欢而且只能和龙犹玩偶进行基本对话。我试着换一种可爱的玩偶去跟小东打招呼,小东只是看—眼,然后完全没有兴趣
地转过头。
于是我想,可不可以将小东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进行配对,慢慢地让小东对他不喜欢的东西感兴趣?也就是说,每次龙猫玩偶出现都要带上其他玩偶,甚至可以让它们成为龙犹玩偶的朋友。逐渐地,我将龙猫玩偶撤出,直接让小东与其他玩偶交朋友。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因为龙猫玩偶的关系,小东对其他玩偶产生了兴趣……
但是,问踢又来了!小东只是局限于与玩偶进行基本对话,并没有真正对“人”感兴趣。
所以,我依然按照配对的方法进行泛化,但是这次是换妈妈来引导。我吩咐小东的妈妈给龙猫玩偶拍一张照片,并把照片洗出来。这张照片要把龙猫玩偶拍得很可爱。然后我让小东的妈妈遗请一位正常的小朋友到家里做客,试着将照片财到与小东面对面坐着的小朋友胸前。这张照片很大,足以盖住小朋友的胸脯。我先对小东的妈妈进行指导,再由小东的妈妈回家进行教学。据小东的妈妈说,因为小东好久没见到龙猫玩偶了,所以看到家里有位小朋友身上贴着自己最喜欢
的龙猫玩偶的相片,他很高兴。
于是小东的妈妈借此时机展开了教学。妈妈发来了一段录像。录像中,小朋友很主动地跟小东打招呼:“小东,你好啊!”妈妈便引导小东回应:“你好啊i”他的回应里没有“龙猫”两个字。妈妈提醒小朋友可以去跟小东进行信息互换,比如问问小东,“你今天早晨吃的什么?”妈妈依旧引导小东去回应:“我今天早晨吃的是面包。”就这样,一问一答,一遍又一遍。录像中的妈妈很有耐心.小东发生错误时,妈妈就进行正确引导、辅助。
2016年6月7日,我又收到小东妈妈发来的一段录像。录像中,小东很开心地回到家,看到贴着龙猫玩偶照片的小朋友在家里。突然,小东主动走到小朋友跟前看着小朋友。虽然小东没有开口说话,伹他主动靠近了小朋友,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一件事。小东的妈妈说:"哇,儿子你真槔啊!那你能吿诉我他是谁吗?”小东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小东小声地自言自语道:“这是龙猫。”妈妈惊呆了,心想,过几天就可以把龙猫玩俩的照片撤出去了!
直到今天为止,小东与龙猫的友谊还在进行中……
其实,想要训练孩子的社会性并不是很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孩子的动机激发出来,抓住时机,进行基本的对话练习,然后再进行及时有效的泛化。泛化时可以将其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配对,逐步撤出其喜欢的,让孩子对他之前不喜欢的产生直接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老师与家长一起努力,一点一滴地进行教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进步。
点评
强化物的选择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在案例中老师能迅速判断和识别,通过强化物融于活动本身,使活动本身就具备强化作用,孩子进而迅速习得各项技能,甚至是最困难的对话。这说明老师很有教学智慧。在教师、学生、龙猫3个角色能够很好地进行社会互动对话后,教师立即邀请家长、新的朋友加入,对已习得技能进行泛化。通过点滴练习,以龙猫玩具为突破口,全面打开孩子的社交主动性,这便是张化物的巨大作用!
小东刚刚来到中心的时候,我听他的妈妈说,小东从2岁多开始,就会背诵《三字经》和一些故事情节了,还自学了好多英文单词,并且一遍一遍地指导妈妈正确朗读这些英文单词。他的基本认知和提要求的能力都还不错,视觉配对和模仿能力相对较强,但是等待能力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东守规矩的能力较之前提升了很多,语言构成也比之前丰富了许多,很多需求表达得也非常准确,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髙。
但是,小东最大的缺陷就是社会性差。这也是一直让我头痛的问题。虽然小东跟我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我的眼神关注也比较多,但是小东对同伴完全没有关注,没有同伴对视,更没有同伴模仿。在集体课上表现尤为明显,几乎一节课都是神游的状态。小东的妈妈也一直在向我反映说,小东3岁的时候在幼儿园从来不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是自己摆弄东西,或者自言自语背诵儿歌等。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将小东的兴趣转移到与同伴互动上呢?
2016年3月16日,教室的角落里放了一个龙猫玩偶。小东像往常一样,跟妈妈再见,与我面对面上课。突然,小东的目光投向教室的角落,两眼放光,一言不发。我能看出来小东很想要这个龙猫玩偶,可是他对这个新成员好奇的同时,也有些许害怕,所以他并没有自发地向我提要求说:“我想要龙猫玩偶。”见此情形,我便立即问他:“你想要什么?”小东指着龙猫玩偶,斩钉截铁地告诉我:“黄老师,我想要那个。”为了奖励小东准确无误地提要求,我立马将龙猫玩偶拿给他作为强化。整节课,小东都在关注着龙猫玩偶,在龙猫玩偶的强化下,小东所有的学习项目完成得都很棒!
这时候我便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可以引导小东去和他最喜欢的龙猫玩偶交朋友。

第2天,也就是2016年3月17日,我将龙猫玩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首先,我引导小东正确地跟龙猫玩偶打招呼。我先用龙猫玩偶挡住我的脸,目的是让小东与龙猫玩偶面对面。然后我试着变换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像龙猫玩偶。我说:“小东,你好啊!”随即,我引导小东回应龙猫玩偶:“龙猫玩偶,你好啊!”我立刻强化与龙猫玩偶打招呼的小东。从全语言提示到独立回答,一遍一遍地练习,一遍一遍地强化,小东也在一点一点地进步。到最后,当听到龙猫玩偶说“你好”的时候,小东终于可以独立回应“你好”了!
其次,我运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小东与龙犹玩偶交换更多的信息,如:“我是男孩。”"我今年4岁半了。”“我今天穿蓝色衣服。”“我今天吃了最爱吃的面条。”“今天妈蚂送我来的。”……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小东习得了与龙猫玩偶进行基本对话的技能。
就这样,小东与龙猫玩偶(由我扮演)的友谊开始了,—系列的假扮游戏自然发生着……
情景一:小东开车载着龙猫玩偶去逛动物园。
上车时,司机小东会将自己和龙犹玩偶的安全带系好。路上,司机小东遇到红灯会等—等,前方有车会按喇叭,遇到十字路口会左拐或者右拐。到站时,司机小东会提醒龙猫玩偶,“我们到站啦。”还会帮助龙猫玩偶解开安全带。进入动物园后,小东开始给龙猫玩偶介绍各种小动物:“龙猫,你看,那是熊猫。”“龙犹,你看,那是长顿鹿。”“龙猫,你看,那是猴子。”龙猫玩偶看到这么可爱的动物,不由地发出笑声,“哈哈哈,我好开心啊,谢谢小东带我来逛动物园。”小东也会很礼貌地说一声:“不客气。”
情景二:小东照顾生病的龙猫玩偶。
龙猫玩偶生病了,小东便开始照顾龙猫玩偶,给它打针,给它倒水喝药,给它讲故事,给它铺床,给它盖被子,还给它唱摇篮曲……第二天早晨,小东还会
帮助龙猫玩偶去刷牙洗脸。
可是,在泛化的时候我发现,小东只喜欢而且只能和龙犹玩偶进行基本对话。我试着换一种可爱的玩偶去跟小东打招呼,小东只是看—眼,然后完全没有兴趣
地转过头。
于是我想,可不可以将小东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进行配对,慢慢地让小东对他不喜欢的东西感兴趣?也就是说,每次龙猫玩偶出现都要带上其他玩偶,甚至可以让它们成为龙犹玩偶的朋友。逐渐地,我将龙猫玩偶撤出,直接让小东与其他玩偶交朋友。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因为龙猫玩偶的关系,小东对其他玩偶产生了兴趣……
但是,问踢又来了!小东只是局限于与玩偶进行基本对话,并没有真正对“人”感兴趣。
所以,我依然按照配对的方法进行泛化,但是这次是换妈妈来引导。我吩咐小东的妈妈给龙猫玩偶拍一张照片,并把照片洗出来。这张照片要把龙猫玩偶拍得很可爱。然后我让小东的妈妈遗请一位正常的小朋友到家里做客,试着将照片财到与小东面对面坐着的小朋友胸前。这张照片很大,足以盖住小朋友的胸脯。我先对小东的妈妈进行指导,再由小东的妈妈回家进行教学。据小东的妈妈说,因为小东好久没见到龙猫玩偶了,所以看到家里有位小朋友身上贴着自己最喜欢
的龙猫玩偶的相片,他很高兴。
于是小东的妈妈借此时机展开了教学。妈妈发来了一段录像。录像中,小朋友很主动地跟小东打招呼:“小东,你好啊!”妈妈便引导小东回应:“你好啊i”他的回应里没有“龙猫”两个字。妈妈提醒小朋友可以去跟小东进行信息互换,比如问问小东,“你今天早晨吃的什么?”妈妈依旧引导小东去回应:“我今天早晨吃的是面包。”就这样,一问一答,一遍又一遍。录像中的妈妈很有耐心.小东发生错误时,妈妈就进行正确引导、辅助。
2016年6月7日,我又收到小东妈妈发来的一段录像。录像中,小东很开心地回到家,看到贴着龙猫玩偶照片的小朋友在家里。突然,小东主动走到小朋友跟前看着小朋友。虽然小东没有开口说话,伹他主动靠近了小朋友,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一件事。小东的妈妈说:"哇,儿子你真槔啊!那你能吿诉我他是谁吗?”小东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小东小声地自言自语道:“这是龙猫。”妈妈惊呆了,心想,过几天就可以把龙猫玩俩的照片撤出去了!
直到今天为止,小东与龙猫的友谊还在进行中……
其实,想要训练孩子的社会性并不是很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孩子的动机激发出来,抓住时机,进行基本的对话练习,然后再进行及时有效的泛化。泛化时可以将其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配对,逐步撤出其喜欢的,让孩子对他之前不喜欢的产生直接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老师与家长一起努力,一点一滴地进行教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进步。
点评
强化物的选择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在案例中老师能迅速判断和识别,通过强化物融于活动本身,使活动本身就具备强化作用,孩子进而迅速习得各项技能,甚至是最困难的对话。这说明老师很有教学智慧。在教师、学生、龙猫3个角色能够很好地进行社会互动对话后,教师立即邀请家长、新的朋友加入,对已习得技能进行泛化。通过点滴练习,以龙猫玩具为突破口,全面打开孩子的社交主动性,这便是张化物的巨大作用!
上一篇:两岁的你,成长在我眼里
下一篇:爱“打麻将”的小爽-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案例分析
精选活动
-
><
阅读排行
-
1
-
2
- 面对孤独症,我到底需要什么?
- 反应辅助与刺激辅助
- “突变”的童年|语言丧失、情绪崩溃,我的孩子怎么了?
- 生而自闭症,我一样优秀
- 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
- 10个锻炼自闭症儿童能力的有趣的活动
科普指南
- 一文讲清楚:感觉统合的理论、应用、影响、评估、治疗以及常用训练活动
- 让VB-MAPP告诉你,评估报告如何解读及撰写(超详细步骤)
- 严肃科普 | 7个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你踩雷了吗?
- ADHD上课的7种隐藏表现,90%的老师家长会忽略
- 言语治疗目标到底怎么定?CCC-SLP帮你整理好了,构音、表达、理解、口吃一应俱全!
- 纯干货|这7个构音训练方法,能轻松搞定孩子说话不清楚难题
- 如何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这7个治疗方法建议收藏照着做
- 大运动不能判断感统能力!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的3个特征,提供干预新思路
- 画一个钟,就能测试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含步骤+计分参考)
- 敲打头部、咬手、旋转、舔东西……面对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