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为发展教研院 >教研案例 >其他发展性障碍 >查看详情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如何巩固维持孤独症儿童的功能性游戏?

来源:北大医疗脑健康官网     
2019年03月07日
2286

  案例一:
  明明正在学习功能性游戏,所用的道具是野餐篮子和食物玩具。他摆了一张桌子,假装自己吃并分享食物。明明的妈妈认为这是教导假想性游戏的好机会。因为她知道明明喜欢在公园里野餐,于是她拾起篮子,握着明明的手说:“我们来野餐。”他们带着篮子走向草地并坐下。妈妈打开篮子问明明:“你能摆出碟子吗?”明明做了,接着拿出了食物。这时,妈妈拿出了一个杯子请明明喝水,并鼓励明明用旁边的粗棍棒当做水罐把“果汁”倒进杯子里。明明做完后假装喝果汁。明明玩得很开心。他们继续使用不同的替代物及其他的未玩的玩具,甚至把野餐游戏扩展到洗碗等。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的导师分析在这个例子中,明明妈妈通过象征性游戏来巩固维持功能性游戏。而且,妈妈教会了明明更复杂的游戏。通过这种方式,妈妈教会明明一些重要的假想游戏技巧,并能增加成功的机会,同时也维持了其学习的动力。在以上教导象征性游戏的案例中,同样也运用到了关键性技术——遵循孩子的选择、提供明确的机会、自然强化等。
  引导孤独症儿童注意事物的多重属性也是PRT中强调的重要技能之一。如何在游戏中教导这一技能?
  案例二:
  晟晟,急急忙忙地来找妈妈和他一起玩汽车的游戏。因为,前一天他的黄色汽车坏了,妈妈给他买了一辆新的红色的汽车。这时,妈妈对晟晟说:“晟晟,把你的新的红色的汽车拿来,我们一起玩。在这个例子中,妈妈的指令里出现了“新的”和“红色的”这两种属性。晟晟在执行时只有注意到了汽车的这两重属性才可以拿到正确的,才可以开始和妈妈一起玩汽车游戏。
  正确合理的强化对教导孤独症儿童假想游戏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0

精选活动

阅读排行

科普指南

成长热线 HOT LINE

400-081-2698

北京北大医疗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ddress: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8号北大科技大厦5层

Tel:400-081-2698

Email:jiangchundi.njk@jtmail.founder.com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地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