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热线 HOT LINE 400-081-2698
专业康复,人人可及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如何巩固维持孤独症儿童的功能性游戏?
来源:北大医疗脑健康官网



案例一:
明明正在学习功能性游戏,所用的道具是野餐篮子和食物玩具。他摆了一张桌子,假装自己吃并分享食物。明明的妈妈认为这是教导假想性游戏的好机会。因为她知道明明喜欢在公园里野餐,于是她拾起篮子,握着明明的手说:“我们来野餐。”他们带着篮子走向草地并坐下。妈妈打开篮子问明明:“你能摆出碟子吗?”明明做了,接着拿出了食物。这时,妈妈拿出了一个杯子请明明喝水,并鼓励明明用旁边的粗棍棒当做水罐把“果汁”倒进杯子里。明明做完后假装喝果汁。明明玩得很开心。他们继续使用不同的替代物及其他的未玩的玩具,甚至把野餐游戏扩展到洗碗等。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的导师分析在这个例子中,明明妈妈通过象征性游戏来巩固维持功能性游戏。而且,妈妈教会了明明更复杂的游戏。通过这种方式,妈妈教会明明一些重要的假想游戏技巧,并能增加成功的机会,同时也维持了其学习的动力。在以上教导象征性游戏的案例中,同样也运用到了关键性技术——遵循孩子的选择、提供明确的机会、自然强化等。
引导孤独症儿童注意事物的多重属性也是PRT中强调的重要技能之一。如何在游戏中教导这一技能?
案例二:
晟晟,急急忙忙地来找妈妈和他一起玩汽车的游戏。因为,前一天他的黄色汽车坏了,妈妈给他买了一辆新的红色的汽车。这时,妈妈对晟晟说:“晟晟,把你的新的红色的汽车拿来,我们一起玩。在这个例子中,妈妈的指令里出现了“新的”和“红色的”这两种属性。晟晟在执行时只有注意到了汽车的这两重属性才可以拿到正确的,才可以开始和妈妈一起玩汽车游戏。
正确合理的强化对教导孤独症儿童假想游戏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培养孤独症儿他自发性假想游戏
下一篇:没有了
精选活动
-
><
阅读排行
-
1
-
2
- 面对孤独症,我到底需要什么?
- 反应辅助与刺激辅助
- “突变”的童年|语言丧失、情绪崩溃,我的孩子怎么了?
- 生而自闭症,我一样优秀
- 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
- 10个锻炼自闭症儿童能力的有趣的活动
科普指南
- 一文讲清楚:感觉统合的理论、应用、影响、评估、治疗以及常用训练活动
- 让VB-MAPP告诉你,评估报告如何解读及撰写(超详细步骤)
- 严肃科普 | 7个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你踩雷了吗?
- ADHD上课的7种隐藏表现,90%的老师家长会忽略
- 言语治疗目标到底怎么定?CCC-SLP帮你整理好了,构音、表达、理解、口吃一应俱全!
- 纯干货|这7个构音训练方法,能轻松搞定孩子说话不清楚难题
- 如何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这7个治疗方法建议收藏照着做
- 大运动不能判断感统能力!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的3个特征,提供干预新思路
- 画一个钟,就能测试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含步骤+计分参考)
- 敲打头部、咬手、旋转、舔东西……面对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