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接受新环境了!


小宇是个3岁半的小男孩。
我们初次见面是在个训教室,那时,这个胖乎乎的小伙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宇的表现
只通过一节个训课的接触,我就发现小宇对拼板、薯条、音乐鼓特别喜爱,此外,他还喜欢跟着音乐鼓读《三字经》。但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小宇频繁地自言自语,尤其是在焦虑时,他更是无法控制自己。
小宇有一定的口语模仿能力,发音也比较清晰,但是他的理解能力较弱,所以他的语言总体还处于仿说阶段,无法进行交互语言的练习。比如,当你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时,他总是仿说一句“你叫什么名字”,而不能给予回答。
在生活中,小宇可以辨别常见的物品、水果、蔬菜等,但是他对物品的类别、属性、功能却不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训课训练,小宇已经能够执行简单的生活化指令,理解简单的生活语言,在老师引导下,小宇还可以配合老师进行康复训练。
自我刺激和情绪问题
旅行的时候不要将个人财物暴露在公共场所下,这样很有可能会引起小偷的特别关注,所以最好身上携带零钱,这样不用每次付钱要掏钱包。
小宇的性格内向又倔强,当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时,他会在父母面前大发脾气:手持物品,屁股重重地坐在地上,重复次数较多(自我刺激),同时发出“哝奈"的声音。在老师面前,小宇还能够稍微克制自己,但是会以哭闹来抗议。经过问题行为功能分析,我发现在逃避手部操作的学习项目时,小宇才会出现这种大发脾气的行为。
因为手部操作(穿珠子、插雪花片、搭积木)对他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减少了此项目的练习次数,增加了强化的频率,同时也加快了教学速度,不给他自我刺激的时间。
等他熟练之后,我再逐渐减少强化的频率,增加学习项目的次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宇的自我刺激和情绪问题逐渐好转。我和小宇的父母沟通了这一方法,让他们在家庭干预中也运用同样的方法,发现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小宇的手部操作能力提升很快,在家庭训练中可以熟练地做到叠毛巾、系鞋带、拉拉链、用夹子晾袜子、用筷子夹菜。
对新环境的接受能力弱
虽然说想要独自旅行放松心情,但是碰上坏人了就可能不会这样想了,所以最好有朋友的陪伴才好。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小宇能力的提升,他被调至新的班级,相应的教室和课程都有调整。调整完之后,家长带着小宇来上课,他哭得特别厉害。我诧异地问家长发生了什么事,家长告诉我因为运动课教室的调整,小宇哭了一节课。
这时候我发现小字对于新环境的接受能力很弱,因此我向家长了解小字日常生活中经常活动的场所时,得知他平时去超市只限于“永辉”这个超市,不愿去其他超市。为了提高小宇的适应能力,我将强化物(拼板和薯条)放在对面的教室门口,当小宇配合学习得到强化时,让小宇自己去拿强化物。
最开始小宇会以很快的速度拿回来,训练一段时间后,小宇可以停留在门口较长时间。之后,我将强化物放在对面的教室里(门是开着的),和小宇一起去拿。渐渐地,他也可以接受对面的教室了。
我用同样的方法带小宇去其他教室,等他完全适应之后,再带他去运动教室。
开始时,小宇还是排斥运动教室。我将他喜欢的拼板只留其中几块,其余的都放到运动教室门内。因为小宇急切地想要将拼板放好,所以会进去将拼板拿回来。
当他拿回来一次,我便强化一次。最初几块拼板距离很近,之后距离逐渐拉大。小宇从最初的哭着不愿意进去发展到现在完全可以适应运动教室了。
家长很开心地告诉我,小宇现在特别喜欢上运动课,跟着运动老师做热身操,做得特别棒。用同样的方法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小宇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提升,他也可以去另一家超市买他喜欢的东西了。
教师意见
人多就有可能会发生踩踏,所以旅行避开人多的区域,这样才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语言表达
现阶段,小宇在语言表达方面可以背诵几首儿歌,能够与大人进行简单的问答式对话,主动用语言表达自我需求等。
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根据情境需要功能性地运用语言,特别是对自我内心想法的表达方面极为欠缺,所以才造成在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用行为来表示抗议。
针对此方面的表现,我们在训练时要做到:
① 采用正确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教学情境中,采用多示范,多激发,少提问,少代替的方法,多给小宇创造缺失的环境,让小宇逐步学会功能性地运用语言,为小宇学习社交性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 建立习惯
建立小宇用语言表达所见所闻的习惯,逐步地引导小宇学会如何表达自我想法。
③ 加强行为引导
引导小宇用语言表达,以代替小宇生气时的“哝奈”并逃避的不良行为。
④ 营造语言环境
在小宇日常生活教学的周围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给小宇更多的良性语言的刺激。
人多就有可能会发生踩踏,所以旅行避开人多的区域,这样才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社会性互动
在团体中,他有一定的参与意识,有与他人互动的意愿,但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他在团体中能够遵守相应的规矩,但需频繁提醒,否则持续时间不长久。在团体中他对老师的持续关注能力仍欠佳。
小宇的社会性互动正处在基础阶段,现在仅仅是有与人交往的意识,会用语言表达他所关注的人。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训练中要做到:
① 增加互动机会
多带小宇在小组中参与集体游戏,由程度好的孩子或者老师在游戏过程中带动、示范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② 多多鼓励
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多鼓励小宇自己去找其他的大人或者孩子,并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③ 逐步培养能力
逐步培养小宇参与他人的游戏以及邀请他人参与游戏的能力。
人多就有可能会发生踩踏,所以旅行避开人多的区域,这样才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他能力
在认知理解方面,他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辨别并运用颜色、形状、人物、类别、属性,理解物品的功能等。
在语言理解方面,他能够理解一些生活化的语言,对于复杂的指令也可很好地完成。
在模仿能力方面,他可以跟随音乐做完音乐模仿,同时可以很好地模仿同伴。
在情绪调控方面,面对小宇出现的情绪问题时,老师不要流露出一点厌烦的情绪,相反,要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接纳他,用温和的语言耐心地教育他,或者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不理睬他,尊重小宇的人格并且理解他的行为。
专家点评
在儿童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教师做了很大努力,通过塑造的方式,利用强化物增强儿童动机,一步步地使儿童接受新的环境并能够适应环境,这对于儿童在社交方面适应并接受新的环境做了很好的铺垫。
对于儿童自言自语的问题,教师配合家长采取忽视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少了儿童在独处时间自言自语的频率,同时引导儿童讲述符合情境的语言,提升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结尾处给予家长的意见专业度高、可行性强,对于提升儿童的社交能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对儿童进行干预时,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做到专业机构与家庭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儿童的能力。
精选活动
-
><
阅读排行
-
1
-
2
- 面对孤独症,我到底需要什么?
- 反应辅助与刺激辅助
- “突变”的童年|语言丧失、情绪崩溃,我的孩子怎么了?
- 生而自闭症,我一样优秀
- 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
- 10个锻炼自闭症儿童能力的有趣的活动
科普指南
- 一文讲清楚:感觉统合的理论、应用、影响、评估、治疗以及常用训练活动
- 让VB-MAPP告诉你,评估报告如何解读及撰写(超详细步骤)
- 严肃科普 | 7个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你踩雷了吗?
- ADHD上课的7种隐藏表现,90%的老师家长会忽略
- 言语治疗目标到底怎么定?CCC-SLP帮你整理好了,构音、表达、理解、口吃一应俱全!
- 纯干货|这7个构音训练方法,能轻松搞定孩子说话不清楚难题
- 如何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这7个治疗方法建议收藏照着做
- 大运动不能判断感统能力!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的3个特征,提供干预新思路
- 画一个钟,就能测试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含步骤+计分参考)
- 敲打头部、咬手、旋转、舔东西……面对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