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显示:我国0-18岁孤独症儿童数量保守估计300万,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教师仅10万人。但不幸的是,国内教育体制中并无孤独症康复干预相关专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入职后才接受培训。
强化和惩罚是在ABA实务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原理,老师们会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强化,有的老师会对那些危机孩子及他人生命及非常严重的行为进行惩罚,虽然知道强化和惩罚的概念,但是大家经常会分不清“正强化和负强化”、“正惩罚和负惩罚”,没关系,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篇文章会从概念、例子等角度来带大家打破对“正负”的固着认识,不再纠结,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众所周知,ABA是一门科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但是我们往往无法对两者进行很好的区分,哪些是原理?哪些是技术?这期文章将对一些ABA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解读,通过描述概念及举例的方式让大家不仅知原理、还能懂原理,好啦,话不多说,上原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信有不少老师或家长都听过“应用行为分析(ABA)”这个术语,或者说孩子正在受用着ABA的教学。其实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孩子们能跟随科学干预的脚步得到较好的持续发展。但是你对ABA有多了解?它到底是什么?
抑郁、焦虑、压力是现代人的三大“情绪病”。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并不能透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些隐藏的情绪,没有获得抒发,成为日后情绪爆发、关系破裂、家庭纷争的导火线。
学校危机事件可包括学生/或教职员自杀或自伤行为、意外死亡、严重受伤,又或者是暴力事故及自然灾害等。这些事故会为学校带来混乱,削弱学校的安全及稳定性,令师生感到受威胁、无助、失落、失去安全感等。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在他的《共情,一种未被欣赏的存在》一文中,曾不无震惊地说过,有些人竟然认为,共情就是重复来访者所说内容的最后几个词。此外,关于共情,人们普遍存在以下认知误区。共情=讲道理、说教?共情=同情?共情=放任行为?
Hello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汉语普通话的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最通用的一套记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公布使用,已经使用了100多年,并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国际音标是我们学习研究语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描述语音,尤其是特殊儿童的语音记录,必须掌握国际音标的相关知识。
提到语言评估,大家除了会想到S-S法,还知道什么其他的评估工具吗?今天我们来介绍两个适合于0-3岁儿童的国外的语言评估工具。它们分别是REEL-4和Rossetti婴幼儿语言评估。
最近几年,“感统失调”这个词越来越火,孩子专注力、平衡力等问题似乎都和它有关。
400-081-2698
Address: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8号北大科技大厦5层
Tel:400-081-2698
Email:jiangchundi.njk@jtmail.found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