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疗脑健康保障孤独症康复效果,为孤独症家庭保驾护航


四处寻觅康复机构,挑花了眼;每日干预训练,却看不到成效;白花花的钱砸进去,却打了水漂……这些,是许多孤独症家庭遭遇过的经历。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300多万孤独症儿童,一直以来孤独症的治疗没有特效药,需要高度依赖康复师的行为干预,孤独症儿童在早期需要接受每周至少40小时以上的干预,高频的人工干预治疗意味着高昂的康复费用,但对于最后的干预效果,往往是康复师口头说的“孩子好多了”或“孩子还是不行”,无法得到清晰的量化反馈。
不少孤独症家长表示,孩子的干预历程就像在“赌博”,不知道孩子会不会好,也不知道好了多少,钱白花是小事,怕的是耽误了孩子的黄金干预期。“这对于长期做医疗管理,惯用医疗思维的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它不是客观的评价,没有数据作支撑,北大医疗脑健康一直在想如何解决这个痛点,所以我们制定了一整套的康复流程及标准,包括从业人员标准、康复过程标准、康复效果标准等。”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说道。
9月6日,北大医疗脑健康与平安财产险签约投保国内首个儿童孤独症康复师职业责任险,基于该险上线,北大医疗脑健康为国内儿童孤独症康复效果提供多重保障服务,给国内众多孤独症康复家庭一剂强心剂。据了解,该职业责任险是保障北大医疗脑健康公司的康复师在治疗孤独症患儿过程中,在康复周期内承诺患儿每个月的能力提升分数及标准,如未达到相应康复标准评分,北大医疗脑健康将对用户进行相应金额赔付。
这也就意味着,国内首次对康复效果设立了体系化标准,孤独症家庭的权益有了更好的保障。康复效果保障服务从康复的“专业、有效”维度上,更好地保障、促进儿康行业良性健康地发展。
“带着孩子去机构干预承受的最大压力就是,孩子变好或者没变好,这个结果都要去面对、去自我消化。”童童(化名)是一名4岁的孤独症儿童,从他3岁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开始,童童妈妈就跑遍了全市各家孤独症康复机构。“有了这个保障服务,我们感觉很安心,最直接的是经济利益和孩子的康复过程得到了保障。”
王磊表示:“孤独症康复的关键是抓住黄金干预期,北大医疗脑健康肩负的不仅是一个个孩子的健康,更是一个个孤独症家庭的未来。这次与平安财产险的合作就是对这个病种群体保障的新尝试,在国家保障之外,让商业保障先来尽一份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表率行动,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让家长们更放心,更安心。”
精选活动
-
><
阅读排行
-
1
-
2
- 反应辅助与刺激辅助
- 面对孤独症,我到底需要什么?
- “突变”的童年|语言丧失、情绪崩溃,我的孩子怎么了?
- 生而自闭症,我一样优秀
- 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
- 10个锻炼自闭症儿童能力的有趣的活动
科普指南
- 一文讲清楚:感觉统合的理论、应用、影响、评估、治疗以及常用训练活动
- 让VB-MAPP告诉你,评估报告如何解读及撰写(超详细步骤)
- 严肃科普 | 7个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你踩雷了吗?
- ADHD上课的7种隐藏表现,90%的老师家长会忽略
- 言语治疗目标到底怎么定?CCC-SLP帮你整理好了,构音、表达、理解、口吃一应俱全!
- 纯干货|这7个构音训练方法,能轻松搞定孩子说话不清楚难题
- 如何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这7个治疗方法建议收藏照着做
- 大运动不能判断感统能力!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的3个特征,提供干预新思路
- 画一个钟,就能测试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含步骤+计分参考)
- 敲打头部、咬手、旋转、舔东西……面对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