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孤独症儿童创造语言的机会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认为,教导者可以使用打破常规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打破习惯性的活动程序或日常规律,给孤独症儿童一个变化,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和相应的语言,给孤独症儿童一个创造语言的机会。
案例1
在早上穿衣服时,妈妈故意把爸爸的鞋给冬冬穿。冬冬这时也许会脱口说“错了”。妈妈这时就可以对冬冬的语言行为加以肯定,并适当地扩展对话的范围。
考虑语言学习机会的语境也非常重要:学习的机会越是熟悉和可预测的,对于孩子来说越是容易成功。这首先是指使用熟悉的语言程序。如前面所述,PRT的激励性程序包括有意义的努力,但是孩子偶尔可能在一个特殊的声音或词语,或在一些声音或词语标示的不同的物体转换中出现停留。那就是说,孩子明白发声的沟通目的,但是不明白每个物品有不同的标签。这样的困难可通过最初制定详细的引导目标来克服。研究表明在熟悉的环境中模仿对于孩子来说很容易学习,更具体的是,这些熟悉的语言程序促进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从理解到表达。由于可预见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可以互动、减少要求。因此,如果孩子表现出这个问题,通过使用熟悉的故事或短语来设计机会以引起新的不同的词语。
案例2
在提供给孩子一个愿意参与的活动机会之前教导者需要示范“集合、准备、跑”。一旦孩子能够预料到这样的形式,教导者必须停顿一下,让孩子表达以完成任务。比如,在教导者说“集合、准备”后停顿,给孩子说“跑”的机会。这作为一种方法可以维持任务,并且提供给孩子一个容易的机会来发展一个新的词。下面是一些使用这一方法的细节。
1.准备语言故事:要求教导者回忆以前与孩子的互动,记录下和孩子的这些互动。互动中有哪些特定的故事?常常以什么特殊的方式进行(比如说,当抱起孩子时说“1、2、3”)?什么是适用的语言故事?在特定的故事和游戏中孩子有没有经常说出更多的词?这些应该从分析中找出答案。所有这些故事、游戏和项目都可以在干预中运用。
2.选择机会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教导者应该评估哪个活动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比如,在某些游戏中使用“1、2、3”比“起来,起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或在活动中孩子试图发出更多的声音,那么在这些活动中建立孩子的规则会更有效。
3.计划机会:指教导者决定给孩子提供语言规则的哪个部分、预计孩子可以完成到哪个部分等。在早期的语言学习中,教导者应该提供全部规则;然后,当孩子能够参与进来时,教导者可以只说规则的开始,让孩子来完成剩下的规则。比如,如果选择的活动是摇摆,教导者可以说“1、2——”,然后停顿,等待孩子说“3”后继续摇摆孩子以强化孩子的表达。
4.测量计划的有效性:这一步骤的主要目标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相似的、容易的语言机会。因此,对于那些功能性词汇发展缓慢或是开始尝试发音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另外,对孩子来说语言程序比较容易,并且常常包含一个非常愉悦的活动,建立在机会上的规则可以有维持任务、改善动力的功能。在学习中孩子努力表达的词语的质量和他表达的动力在沟通教学的早期非常重要。计划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以下元素的测量进行评价:语言目标与标识(物品、活动等的语言符号)的准确对应、孩子反应的正确性和对孩子的影响等。
在上述各种方法和步骤中,我们很容易地看到了PRT中教导者七大技能的联合运用。以遵循孤独症儿童的兴趣开始,在提供明确的语言机会之前先得到儿童的注意,对不能独立反应的儿童给予适当的辅助,在儿童正确反应或努力做出反应后,立即给予自然强化对能够独立反应的儿童,或在适当的活动中,通过分享控制权提供新旧技能的交替训练,拓展孤独症儿童的词汇和句子,加强其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这些技能的联合运用或交替运用,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和维持儿童的语言学习动力,创造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提高语言学习效果,进而改善社会性交往和沟通,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增加儿童语言学习的愉悦感。
这几项技能在我们孤独症康复中心很适用,不仅在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学习动力方面有效,在培养孤独症儿童的其他关键性技能方面同样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 摘自《孤独症干预的关键性技能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