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成长之家 >成长案例 >孤独症 >查看详情

如何有效运用游戏引导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来源:北大医疗脑健康官网     
2019年06月10日
4342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案例一
 

概述与评估:冬冬,男,3岁4个月,偶有主动语言,目光对视少,肢体语言少,独自玩耍,有生理需求时以拉家长的手的方式表示,喜欢各种小汽车,长时间地把小汽车在地上或桌子上来回滚动。

人际交往阶段自标:以参与他引导的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注意或有反应,或加长玩游戏的时间。

过程:父母或治疗师看到冬冬在桌子上玩小汽车,就拿起另一个小汽车和孩子面对面同样地把小汽车放在桌上滚动,偶尔让两个小汽车碰撞下,坚持这样观察孩子的表现。看到当两个小汽车碰撞时冬冬微笑了一下,提示冬冬注意到游戏参与者了,再轻轻碰一下,若干次后冬冬会把他的车放在治疗师或父母车的上面,治疗师或父母在把自己的车放在冬冬的车的上面,每次碰撞时治疗师都可以发“碰”的音,目的是让冬冬通过体验明白“碰”是什么意思。就这样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选择,父母或治疗师模仿参与,激励冬冬的游戏动机,伺机变换参与方式来引起孩子对其他参与者的注意,并让游戏时间延长。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案例二
 

概述与评估:小博,男,2岁九个月,无主动交流意识,少有目光对视,独自玩耍,无主动语言,自语但语言不清晰,别人不能理解,想要某个无法拿到的东西就大哭,无拉别人手等求助表现,喜欢玩水。

人际交往阶段目标:引导互动表现。

过程:小博很喜欢洗澡。在他洗澡时让他坐在盛满水的盆子里,并放入玩水的玩具,小博会高兴地用玩具舀水倒水,父母或治疗师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也同时用玩具舀水倒水,尽量模仿小博的速度、倒水的高度等同时仔细观察小博的表情,发现小博慢慢地会跟随参与者轮流地舀水倒水,说明小博主动地注意到参与者且有互动的表现,参与者就跟随博的主动欲望与他互动,尽量延长互动时间并试着把水倒到小博的手上,发现小博表情不高兴,于是又回到原来舀水倒水的互动方式,以提高小博的互动兴趣。
 

1542270615227328.png
 

案例解析: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性、动机和发起游戏的兴趣。游戏前要了解孩子的喜好喜欢玩水。游戏是孩子主动玩的,参与者通过模仿孩子的过程去伺机和孩子互动,然后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喜欢就多变化互动方式,目的是诱导孩子的参与意识和互动动机,并对他人的参与有注意。有时会出现孩子对参与者的表现反抗或不满,这时也说明孩子注意到了并且有了反应,参与者的退出游戏也是对孩子注意和反应的一种良性反馈,这个例子中小博对把水倒在他手上表情不高兴,参与者就尽快回到原来的互动方式,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孩子表示不满和反抗时,治疗师同时要说“不”,这样有利于孩子通过体验明白“不”的意思。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 摘自《孤独症谱系障碍》

0

精选活动

阅读排行

科普指南

成长热线 HOT LINE

400-081-2698

北京北大医疗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ddress: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98号北大科技大厦5层

Tel:400-081-2698

Email:jiangchundi.njk@jtmail.founder.com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地址
微信公众号